奥运会交通问题

奥运会031
奥运交通问题
导读:http://hibaiducom/rzpfang奥运会交通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关键词: 奥运会交通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 作为世界性的盛会,奥运会吸引着世界各地

http://hibaiducom/rzpfang

奥运会交通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

关键词: 奥运会交通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

作为世界性的盛会,奥运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和游客。同时,承办城市以犬都市居多,举办奥运会带来的巨量出行无疑会给承办城市的交通 *** 带来巨大的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陈艳艳教授介绍,为了半个月的出行剧增而大量进行基础措施建设是非常不经济的,更好的办法是实行必要的管理措施来抑制或调整需求,以维持交通供给平衡。而历届经验也表明,对承办奥运会之类的大规模活动,采取交通需求管理(TDM)措施是必须且有效的。

对于一个来自异地的奥运会观众而言,交通系统无疑非常重要,承办城市发布的交通信息将有助于他顺利找到目的地,减少错误的出行;而对于本地的交通使用者而言,也可以及时发现道路的拥堵情况,从而改变出行路线。合理正确的信息可以防止堵塞,减少交通资源的浪费,因此各承办城市对信息发布都非常重视。

据陈艳艳教授介绍,奥运期间的交通参与者一般包括奥运大家庭成员(运动员、裁判、奥林匹克官员、媒体等)、普通观众和市民,对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输送要求及目标。因此历届奥运会都会针对不同对象分别进行科学的交通组织。其中奥运大家庭成员的出行具有较高的优先权。从历届奥运会交通组织经验来看,大家庭人员提供的交通组织主要包括为其出行准备的专用线路、专用车辆、专用进出场馆通道等等。例如悉尼奥运会期间,占用奥运专用车道会被罚款2000澳元,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车辆的专用证件也使用了二维条形码防伪。

在悉尼,由于公共交通的大量提供,路面交通情况并不复杂,虽然存在奥运专用道,但事实上观众使用的穿梭巴士、公共交通、出租车、自行车及紧急车辆也可以在上面行驶,在特权性减弱的同时,质量却并无降低;洛杉矶奥运会中穿梭巴士享有优先权,并且制定了特殊的停车、上下车区及其他的交通优先措施,在一些街道上实行了优先控制手段,并开辟了专用道。在主要街道上实行公交优先,同时一些高速公路出口的臣道在高峰期间只允许公共汽车通过。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采用了低价位或免费的措施以便让更多的人使用公交车。这些交通规划相对发达地区的经验十分值得国内借鉴。

洛杉矶

1982年,洛杉矶市 *** 为奥运会规划该市交通道路初期,缓解交通堵塞的效果还不明显。高速公路上1000公里长的道路至少有300公里在堵塞,这还是大清早的状况,到了下午或傍晚,堵塞有时能达到400公里。奥运会为该市带来至少600万旅游者,分布于24个比赛场馆周边,超过25万名运动员被来固输送于出赛场馆与奥运村之间。由于当时规划者既没有多余时间,也没有富足的资金兴建新的交通设施,奥运会期间的交通只能通过有效管理技术和一系列立法来解决。结果表明,规划管理行之有效,比赛期间的交通状况令人满意。

洛杉矶奥组委建立了一套票务政策,用以调整出行时的分布,包括对全天穿梭在洛杉矶纪念大体育馆的公,交车辆发售打折的全天通票,这将有助于减少大体育馆地区的车辆和行人在上、下午或赛前赛后高峰时的出行。另外, *** 还采取了日常出行错时的政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主要赛区,比赛期间校园内不得举行任何会议,让交通量得以减少,对于周边道路交通情况、校区停车情况起了缓解作用。

伦敦

对于交通、设施等一系列别出心裁、简洁独到的规划方案让伦敦在与巴黎竞争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过程中胜出。伦敦对于奥运场馆的建设也充分考虑到交通因素。例如火车站与运动场馆之间有15分钟的步行路程,给观众留出了走到奥运场馆的时间,足以让人群变得自然有序。而细心的伦敦人又考虑到,奥运会之后,15分钟的路程未免太远,于是他们还计划在奥运后将这条路安装电动步行道。

负责将伦敦2012年奥运承诺化为实际成果的奥运交付管理局,从2006年4月开始正式运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移走规划的东伦敦奥运体育场上的50座高压电塔、在斯特拉福德安装地下电缆等,该项工程预计将于2008年完成。在泰晤士河底进行的地下隧道工程已经开始把轨道交通线路延伸至沃尔维奇,在城市交通方面为奥运的如期举办做好了准备。

悉尼

在赛前,悉尼市 *** 就加大宣传公交优势的力度,向普通家庭发放90万份普通公交的宣传资料和85万份轨道交通宣传资料,以加强普通市民的交通意识。在2000年9月22日到9月24日之间的高峰期,为了使观众分批到达,悉尼通过媒体宣传,鼓励人们提早出行。

为了避免高峰出行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分布不均,悉尼通过向观众提供出行手册,以诱导不同地区、不同目的地的观众使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在手册中,悉尼被分成18个区,观众根据自己的起、终点通过于册来确定自己应使用的交通方式及路线。手册中的建议一方面可帮助观众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不同方式均衡承担压力的要求。例如,发给西部轨道线附近的观众的手册中并没有注明Regatra中心的停车换乘点,从而促使他们使用轨道而非停车转乘。手册最后列出了18个分区之间的300种出行方式和所需时间、奥体公园专用道的l25个巴士停靠站及CityRail轨道网的300个站点。此外,悉尼还实行了分时上下班的措施,鼓励减少高峰期的非必要出行等等。

盐湖城

盐湖城冬奥会期间,组织者非常重视公共信息发布,以确保观众、奥运家庭、运动员、媒体的安全和高效运送,为此特别建立了一个公共信息程序和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发布到达各个地区的更佳交通方式、比赛时间和交通通行时间以及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赛前即时交通状况。这些信息同时通过网站、电视、收音机、511热线等途径公布,并及时通知居民主要事件的时间和总体的计划安排。

冬奥会前,盐湖城便通过电视、收音机和宣传手册等途径对奥林匹克交通计划进行了耗资100万美元的宣传活动,发放《奥林匹克交通指南》和官方《观众指南》两种手册。£奥林匹克交通指南》的内容非常全面,其中标明了市区交通管制的路段,说明了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调整以及公共交通的调整。35页的手册,共印刷了80万份,对公众免费发放并邮寄到所有的持票者手中。

盐湖城冬奥会期间还制定了一个详尽的TDM计划,针对盐湖域地区的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奥运期间,通过这个计划来降低居民出行,特别是私家车出行和与奥运无关的出行。主要包括通过交通信息手册指出备用交通方案,并在其中对可能出现拥挤的地点和时间发出警告;在某些赛场鼓励观众合乘和乘坐长途公共汽车,然后使用穿梭巴士或步行前往比赛地点等等。

奥运会交通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

关键词: 奥运会交通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

作为世界性的盛会,奥运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和游客。同时,承办城市以犬都市居多,举办奥运会带来的巨量出行无疑会给承办城市的交通 *** 带来巨大的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陈艳艳教授介绍,为了半个月的出行剧增而大量进行基础措施建设是非常不经济的,更好的办法是实行必要的管理措施来抑制或调整需求,以维持交通供给平衡。而历届经验也表明,对承办奥运会之类的大规模活动,采取交通需求管理(TDM)措施是必须且有效的。

对于一个来自异地的奥运会观众而言,交通系统无疑非常重要,承办城市发布的交通信息将有助于他顺利找到目的地,减少错误的出行;而对于本地的交通使用者而言,也可以及时发现道路的拥堵情况,从而改变出行路线。合理正确的信息可以防止堵塞,减少交通资源的浪费,因此各承办城市对信息发布都非常重视。

据陈艳艳教授介绍,奥运期间的交通参与者一般包括奥运大家庭成员(运动员、裁判、奥林匹克官员、媒体等)、普通观众和市民,对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输送要求及目标。因此历届奥运会都会针对不同对象分别进行科学的交通组织。其中奥运大家庭成员的出行具有较高的优先权。从历届奥运会交通组织经验来看,大家庭人员提供的交通组织主要包括为其出行准备的专用线路、专用车辆、专用进出场馆通道等等。例如悉尼奥运会期间,占用奥运专用车道会被罚款2000澳元,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车辆的专用证件也使用了二维条形码防伪。

在悉尼,由于公共交通的大量提供,路面交通情况并不复杂,虽然存在奥运专用道,但事实上观众使用的穿梭巴士、公共交通、出租车、自行车及紧急车辆也可以在上面行驶,在特权性减弱的同时,质量却并无降低;洛杉矶奥运会中穿梭巴士享有优先权,并且制定了特殊的停车、上下车区及其他的交通优先措施,在一些街道上实行了优先控制手段,并开辟了专用道。在主要街道上实行公交优先,同时一些高速公路出口的臣道在高峰期间只允许公共汽车通过。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采用了低价位或免费的措施以便让更多的人使用公交车。这些交通规划相对发达地区的经验十分值得国内借鉴。

北京奥运会期间交通管制的通知

内部消息:

奥运会期间将对北京市交通进行相应的管制,2008年7月1日至9月20日北京市汽车总量的30%需要停驶,以保证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通畅。具体管制如下:

2008年7月01日—8月21日:北京市所有黄标车不允许进入二环。

2008年8月21日—9月20日:北京市所有黄标车不允许进入五环。

2008年7月20日—9月20日:北京市所有车辆按单、双号出行。(包括有通行证的车辆)

2008年7月01日—9月20日:所有外埠车辆不允许进入北京。

  北京奥运会交通规划与管理工作研究

  [日期:2007-06-15]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 作者: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规划部部长 孙壮志 [字体:大 中 小]

  依据《 奥运申办报告 》,奥运交通服务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贵宾享用舒适、安全、准点、可靠、快速的专用车辆和专用交通线路,保证观众及时、安全、顺利观赛;提倡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更大限度减少奥运会对社会日常生活秩序的影响;交通设施和服务项目照顾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奥运会专用车辆均使用清洁燃料。”目前,鉴于北京城市发展迅猛,小汽车数量增长较快,公共交通基础薄弱等原因,北京交通形势不容乐观,怎样在这样的形势下为奥运会提供高水平的交通服务成为奥运会交通筹备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及特点

  1.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一次大规模的盛会

  北京奥运会从2008年8月7日至8月24日历时17天,共设有28个比赛项目,302个小项,是历届奥运会比赛项目最多的一次。本次奥运会在京比赛场馆3l处,独立训练场馆41处,非竞赛场馆十几处,此外还有上百家签约饭店,几十家定点医院。据预测本届奥运会将有来自近200个国家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约17000人,另外还有技术官员约2800人,BOB转播商、持权转播商、注册文字媒体约22万人,赞助商约4万人,工作人员约8万人,志愿者约10万人,观众约700万人次。奥运会期间,除赛事活动外,还会有大量的休闲、旅游、购物、娱乐和文化活动。

  2.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提供分层次的交通服务

  依据往届惯例,国际奥委会将所有参赛群体划分为5个交通服务等级,即T1~T5。其中T1~T3主要指NOC主席、秘书长、代表团长、持GT证件的人员及国家政要、IOC官员和IFS、赞助商高级官员、北京奥组委领导、上届奥组委和未来奥组委及申办城市官员;T4指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技术官员、BOB转播商、持权转播商、注册文字媒体、赞助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T5指普通观众及参观者。

  据预测,北京奥运会T1约为1000人,T2约为500人,T3约为3500人,T4约为26万人,T5约为700万人次。届时将按照不同群体的服务标准,提供分层次的交通服务。

  3.北京2008年奥运会具有高度的聚积性,运输聚积和疏散能力要求高

  北京奥运会的聚积性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奥运会17天,预测将产生观众750万人次,平均每天44万人次,高峰日观众将达到60多万人次。其中奥林匹克公园高峰日将产生观众约30万人次,其主要聚积在奥运公园中心区内,体现了人员及观众的高度聚积。

  二、奥运交通面临的主要任务与技术策略

  奥运交通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技术策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奥运基础设施、奥运交通运输服务以及相关交通管理政策研究。

  1.奥运交通基础设施

  在奥运交通基础设施方面,2008年以前,北京将初步建成交通设施功能结构较为完善,基本适应日益增长的“新北京交通体系”交通需求的市区、郊区和城际交通一体化新格局,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有所缓解,为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提供交通保障。

  奥运交通基础设施共分为3类,包括道路设施、轨道交通以及场馆临时交通设施。其中规划并正在建设的奥运道路建设项目约70个。奥运期间运营的轨道线路将增加至8条,除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轨道线路外,还将运营的轨道线路有地铁10号线、奥运支线、5号线以及机场线。场馆临时交通设施通过专项规划,建设完善奥运大家庭成员用车停车场站、公交屯车场、公交港湾、出租车自行车停车区、新建道路、道路整修、道路出入口、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盲道和无障碍坡道。

  2.奥运交通运输服务

  为提供良好的奥运交通运输服务,满足奥运大家庭、观众及市民出行的需求,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公交建设及线网优化、车辆筹备、人员培训、残奥会交通服务以及奥运物流服务。

  (1)公交线网调整优化

  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好的公交出行、换乘及公交线路接驳的服务,2005年至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将建设交通枢纽4个,分别为西直门、东直门、一亩园公交枢纽、西客站客运枢纽。在南中轴BRT线路的基础上,建设安立路、朝阳路及阜石路三条BRT线路。

  随着公交枢纽、场站、BRT、地铁线路投入和公交地铁票制票价改革,开始对地面公交线路进行系统调整,优化场站和线网布局,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运营效率,并编制奥运公交线网规划,赛时围绕奥运场馆开设奥运公交专线。

  (2)车辆筹备

  为奥运会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等级服务,也要求主办城市提供符合奥组委要求的运输服务车辆。车辆筹备工作主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进行车辆的市场现状调研及任务分工工作。据预测T1~T3客户群将使用小客车约2500辆,T4使用中巴车约2000辆,T5使用公交车约3000辆。在掌握车辆现状的基础上,对出租车、公交车等车辆按需求进行新增和更新工作,以满足奥运会对车辆数目及环保的要求。

  (3)交通服务人员培训

  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高素质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人员,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和国内外游客、观众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向世界展现首都交通服务业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业务水准,通过系统培训使公交、地铁、出租车、旅游等从业人员从英语会话到服务技能等得到全方位提升,充分体现“人文奥运”精神。

  本届奥运会交通服务人员培训将从基础、重点和专项三个层次,分别对交通行业一线管理和服务人员、赛时直接服务于国内外观众(T5)的工作人员、赛时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T1~T4)直接提供运输服务的工作人员,计划共培训各类人员约40万人次。

  (4)残奥会交通服务

  面对残奥会将面临的各类特殊运输需求,除在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增设无障碍设施,在道路系统中增加残疾人专用过街设施、铺设盲道、轮椅用道等,为残奥会提供专用特殊车辆和无障碍公共交通车辆外,我们还将面临许多未曾经历过的特殊服务需求。

  (5)奥运物流服务

  奥运物流主要针对奥运货物运输的需求,采取物流承包商运营的方式。主要工作包括确定奥运货物的集疏站(场)、确定奥运货运绿色通道以及核检运输保障的组织方式和应急运输方案。

  3.奥运交通管理

  奥运交通管理工作主要是为奥运会提供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保障奥运交通与社会交通协调运转。其主要内容包括奥运专用道的布设、完善交通指路标识、建立交通管理指挥中心。

  (1)奥运专用道

  奥运专用道的布设主要是根据目前奥运场馆、设施分布状况,本着“兑现奥运交通承诺,方便奥运交通组织,兼顾正常社会交通”的原则,确定为奥运大家庭服务的专用道路,保证奥运大家庭的出行时间,为奥运大家庭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专用道的布设在不影响社会交通的前提下,尽量使奥运村、奥运场馆、签约酒店、定点医院等设施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通畅。

  (2)完善交通指路标识

  交通指路标识将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和观众出行提供准确、便利的道路交通引导服务,是确保参加奥运会(残奥会)的车辆和人员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的重要交通临时设施,也是奥运会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

  奥运会交通指路标识分为场馆外道路交通指路标识——用于引导车辆顺利抵达各场馆;场馆内交通指路标识——用于告知车辆停放到对应的停车场和引导观众出入场馆;公共信息标识——用于指示场馆院内公共设施位置和方向,为观众提供信息服务。

  奥运交通指路标识将按照具体的标准和需求进行设计、 *** 及设置工作。

  (3)建立交通管理指挥中心

  交通管理指挥中心是为全面掌握奥运期间交通管理的运行状况,按具体情况调整交通管理方案与措施,进行车辆调度指挥等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指挥中心的建立可以更好的协调配合全市交通运行,提高交通管理的工作效率,指挥并调度交通管理的工作人员,为奥运交通提供更好的运行环境。

  4.相关政策研究

  在奥运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以及运输服务工作以外,在管理层面上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进行相应的交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交通需求管理、免费公交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1)交通需求管理

  根据其他奥运城市的经验,奥运期间应采取一定的交通需求管制措施使城市的总体交通需求下降,给奥运交通以良好的运行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按照执行力度和效果的不同分为强制类、鼓励引导类及建议宣传类。

  强制类措施为最有效、最可控的措施,例如提高环保标准,高排放车限制出行;机动车按车牌号分类管理;提高外地进京车辆审批标准等等。鼓励引导类措施主要指通过鼓励政策引导人们出行方式改变,例如持票观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推进智能交通,实现出租车 *** 预约服务;鼓励带薪休假、外出旅游等等。建议宣传类措施主要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使交通需求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例如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做各项措施的宣传工作;提供交通出行手册;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利用自行车出行或步行等等。三类政策的执行实施,应注意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使交通需求管理的效果达到更佳。

  (2)免费公交政策

  依据申办报告承诺,赛时将为奥运大家庭和持票观众提供免费公共交通服务,这也是提高奥运交通服务水平的一项有力措施。

  奥运会运行涉及奥运村开放到封闭、奥运会训练期、奥运会比赛期、奥运会到残奥会转换期和残奥会比赛期等。应研究免费公交政策的执行时间、对象、范围及免费公交的企业、线路以及车辆类型等诸多因素。制定具体的免费执行方案。将方便奥运大家庭及持票观众的免费公交服务工作做实做好。

  (3)其他交通政策法规

  除上述的交通需求管理及免费公交政策以外,还包括奥运期间车辆和驾照管理、奥运交通优先、奥运期间事故处理和预防、奥运交通应急处理等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三、奥运场馆交通运行管理

  交通运行管理工作主要针对比赛场馆及周边的交通进行规划管理及运行设计工作。

  1.交通运行管理的基本概念

  (1)三区范围的界定

  场馆周边为了整体防控、分区管理,将场馆及周边地区由外向内分别设置疏导区、控制区、封闭区,封闭区内分为公共活动区(前院)和场馆运行区(后院),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保证良好交通环境。

  疏导区指对该区域内的人地物事全面掌控,纳入工作视线,加强管理控制;对进入该区域的车辆实行严格管理。控制区指对进入控制区内的人员、车辆实行证件管理;对控制区内的人地物实施严格的控制管理。封闭区指满足T1~T4客户群停车需求,尽可能满足注册人员自备车停车需求,封闭区外满足赞助商停车需求;该区域实施全封闭控制。人员、车辆均须凭有效票证,接受安全检查后方可进入。

  (2)场馆内部分区

  场馆内部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公众区域,即前院,主要是指观众的流通区域以及观众的乘车区,注册运行区以及工作人员的进入及通行区域。二为工作区,即后院,主要指奥运大家庭的停车区及候车区,场馆新闻中心,转播区,工作人员登记区等工作区域。

  (3)不同群体的组织流线

  按照客户群体对场馆内部需求的不同,按照互不交叉、集散顺畅的原则,为不同客户群规划交通组织流线。包括观众流线、媒体流线、贵宾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运动员流线、技术官员流线。

  2.场馆交通组织

  奥运场馆交通组织规划要协调奥运会期间安全检查和交通组织方案,保障赛时场馆交通运行。交通组织主要本着安全有序、顺畅便利、各客户群体交通流线互不交叉、分区管理等原则进行。涉及的主要工作包括安保运行设计以及交通运行设计。

  安保运行设计是指在场馆周边依据交通运行的要求进行安保圈以及安检点的设置。安检点包括车辆安检点、持证人员安检点及持票观众安检点。同时依据安检流量设置安检系统。

  交通运行设计是指在交通设施及安保设计的基础上对交通群体的组织流线进行设计,包括:车辆流线与环路设置;进出场馆车辆流线组织;持证人员上下车点的设置;交通场站布设;公共交通运行组织;观众步行流线组织。

  3.奥运交通仿真

  通过交通仿真的技术手段,对规划和组织方案进行仿真再现,是测试及评价规划方案是否可行、有效,并对之优化调整的有效手段。从区域范围上可分为城市、区域和微观三个层次仿真模型。

  城市交通模型是针对市区内主要道路的日常交通和由奥运会引发的其他交通(即奥运非赛事交通)而搭建,主要目的是为了预测奥运会开闭幕式、典型比赛日的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如交通负荷及速度等指标,为北京奥运期间五环内主要道路交通系统的需求管理、道路建设、交通组织等提供背景支持。建立的模型能够对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奥运交通环的设计进行测试。

  区域仿真可以更系统的模拟具体场馆周边交通规划及交通管理方案的实施状况,并给出具体的评价。微观层面上的人流仿 *** 要仿真观众进场及散场时的人流场景,可以测试和评价人流组织方案。

  四、赛时交通组织指挥体系

  赛时奥运交通组织指挥部的功能是统筹指挥、协调城市交通运行中心和奥运交通运行中心,在确保奥运交通“安全、准点、可靠、便利”目标的前提下实现赛时奥运交通和城市社会交通的良性互动。

  城市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的功能是统筹城市社会交通和奥运交通指挥、协调交通、公安交通管理、运输局等部门,作好奥运交通和社会交通的组织、安全保障等协调工作,在兼顾社会交通的同时,为T1~T5群体提供交通运输服务。

  五、结论

  做好交通筹备工作,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在筹备过程中,我们针对北京奥运会的需求和特点明确奥运交通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在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交通运输服务,场馆运行管理,交通组织指挥,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方面,为确保赛时奥运交通顺利运行做好准备。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奥运交通管理工作,需要有奥组委、交通、交管、运输、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做好组织协调和工作衔接,对提高工作效率,十分重要。因此建议建立专门的交通协调机构,赛前协调规划、建设等各方面的筹备工作,赛时协同指挥社会交通和奥运交通和谐运转。

  2.尽早和尽可能准确地了解交通需求,对做好筹备工作十分重要。随着奥运会竞赛日程、票务政策、参赛国报名情况的进一步明确,应适时滚动更新需求,适时调整相关设施及运力配置,在保障奥运交通服务的前提下,避免设施闲置、运力过剩造成浪费。

  3.重视交通仿真、智能交通等科技手段在奥运交通中的应用,在交通中体现“科技奥运”的理念。

  4.场馆运行团队中提升交通部门的功能,设立主管交通的场馆副主任,统筹交通秩序管理、奥运大家庭交通服务和观众交通服务工作。

  5.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的前提下,为保证奥运交通的高水平服务,应制定相关的交通政策和法规,利用政策及法规保障奥运期间的交通出行安全,使奥运大家庭及观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同时对动态交通及静态交通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公交出行比率,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出行,保障奥运期间城市及奥运交通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转。

  6.由于奥运期间城市处于人流高度聚积状态,为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更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不良影响,支持和保障奥运顺利进行。

  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26215c52aspx